想知道你的退休金有多少嗎?本篇阿爾發投顧將帶你深入解析勞保、公務員、教師、警察等不同職業的退休金計算方式,涵蓋新舊制差異、退休金所得稅問題、6%提撥規定,並提供退休金試算教學,無論你是想提早退休,還是想了解勞退月領金額,這篇2025最新退休金指南都能為你解惑!
2025 退休金終極指南:退休生活從搞懂勞保、公保、國民年金開始!
退休,是每個人職涯旅程的終點站,也是開啟人生下半場的起點。但提到「退休金」,你是否感到既期待又怕受傷害?「我的勞保退休金能領多少?」、「公務員退休金新制舊制差在哪?」、「退休金要繳稅嗎?」這些問題,是不是常常在你腦中盤旋?
別擔心!這篇文章將成為你的退休金百科全書。我們將用最白話的方式,帶你一次搞懂所有關於退休金的大小事。無論你是勞工、公務員、老師、警察,或是想為自己規劃提早退休的夢想家,這份終極指南都將為你提供最清晰完整的解答。讓我們一起來算清楚,為自己的理想退休生活,打下最穩固的基礎!
退休金是什麼?三大支柱撐起你的退休生活
在開始計算退休金之前,我們得先了解台灣的退休金制度,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,彼此相輔相成,共同保障我們的老年生活。
退休金第一支柱:社會保險(強制性保障)
這是政府提供的最基本保障,具有強制性,只要你符合資格,就必須參加。
- 勞工保險(勞保)老年給付:廣大勞工朋友最熟悉的保障。只要按時繳納保費,符合年齡與年資規定,退休時就能請領。這是許多人退休金的主要來源之一。
- 國民年金(國保)老年年金:如果你在沒有參加勞保、農保、公教保、軍保的期間,例如是家庭主婦(夫)或待業者,年滿 25 歲、未滿 65 歲,就會被納入國保。它能確保你在未就業期間,老年保障不中斷。
- 公教人員保險(公保)養老給付:適用於公務員與教職員工。
- 農民保險(農保):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,雖然其農保退休金制度與勞保不同,但同樣是退休生活的重要一環。
退休金第二支柱:職業退休金(雇主責任)
這是根據你的職業身份,由雇主(或政府)為你提撥的退休金,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。
- 勞工退休金(勞退):分為新制和舊制。
- 勞退新制:2005 年 7 月 1 日後實施,雇主必須為員工提撥 6% 的薪資到個人專戶,這筆錢屬於員工所有,可以帶著走,許多人會問「退休金 6%」指的就是這個。
- 勞退舊制:適用於 2005 年前就在同一家公司服務至今,且未選擇新制的勞工。其勞基法退休金規定較嚴格,必須在同一事業單位工作達一定年資才能領取。
-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:這就是大家常說的「公務員退休金」。同樣也歷經改革,有新舊制之分,計算方式與勞工大不相同。警察退休金與教師退休金也屬於此範疇。
退休金第三支柱:個人理財(自主規劃)
光靠前兩層支柱,想過上理想的退休生活可能還不夠。第三層支柱就是靠自己的力量,透過儲蓄、投資、保險等方式,而金管會在 2025 年 7 月推出了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 TISA 為自己累積更豐厚的退休金。
勞工退休金怎麼算?勞保、勞退大解析
對於佔台灣大多數的勞工朋友來說,退休金主要來自「勞保老年給付」和「勞工退休金(勞退)」,這兩筆錢是可以同時領取的喔!
勞保老年給付:活到老領到老的基本盤
勞保老年給付的請領方式有三種,其中「老年年金給付」是多數人的選擇,因為它可以按月領取,提供穩定的現金流。
- 請領資格:
- 年滿法定請領年齡(2025年為 64 歲,之後將逐步提高至 65 歲)。
- 保險年資合計滿 15 年。
- 計算公式:以下兩種公式擇優計算
- 公式 A:平均月投保薪資 × 年資 × 0.775% + 3,000 元
- 公式 B:平均月投保薪資 × 年資 × 1.55%
勞工退休金(勞退):雇主提撥 6% 的個人專戶
勞退新制是一個個人專戶,不論你換多少工作,這個戶頭都會跟著你一輩子。
- 專戶組成:
- 雇主強制提撥:每月薪資的 6%。
- 個人自願提繳:你也可以選擇在 6% 之外,自行提繳最多 6%,這部分的金額可以全數在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中扣除,有節稅效果!
- 投資收益:勞動基金運用局會將這筆錢拿去投資,收益會分配到你的個人專戶中。
- 勞退退休金計算與請領:
- 請領年齡:年滿 60 歲。
- 請領方式:
- 月領:年資滿 15 年者,可選擇按月領取。
- 一次領:年資未滿 15 年者,只能一次領回本金及累積收益。
- 勞保:會影響「年資」的累計。如果中斷太久,可能導致總年資不足而無法請領老年年金。
- 勞退:完全不影響!因為新制是個人專戶,中斷期間只是沒有新的資金提撥進去,舊有的本金和收益都還在。
公務員退休金怎麼領?新舊制差異與計算方式
公務人員退休金制度相對複雜,尤其在經過年金改革後,新舊制的計算方式有很大的不同。
公務員退休金舊制與新制的核心差異
舊制:適用於 1995 年 6 月 30 日以前的任職年資。計算基準為「退休前最後一個月的本俸」,恩給制,由政府負全責。
新制:適用於 1995 年 7 月 1 日以後的任職年資。改為「儲金制」,由政府與公務人員共同提撥費用(公保退休金),存入個人帳戶。計算基準為「在職最後 15 年的平均俸額」。
2023 年新退撫制度:2023 年 7 月 1 日以後初任的公務人員,適用全新的退撫制度,改為「個人專戶制」,類似勞退新制,強化了個人帳戶的可攜性。
公務員退休金計算(以新舊制並存人員為例)
對於橫跨新舊制時期的公務員來說,退休金計算會比較複雜,需要分段計算再合併。
- 舊制年資可領月退休金:
- 計算公式:(最後在職本俸 × 核定基數) + (930 元)
- 新制年資可領月退休金:
- 計算公式:在職十五年平均俸額 × 2% × 新制任職年資
將兩者相加,就是你的每月退休金總額。同樣的計算邏輯也適用於老師退休金與警察退休金,只是在危勞職務(如警察)的退休年齡和基數計算上會有些微差異。
想試算看看嗎?
由於公務員退休金計算相當繁瑣,建議直接使用銓敘部網站提供的「退休金試算」工具,輸入個人資料後即可得到較精確的數字。
退休金常見 Q&A
這裡整理了一些大家最常問的退休金相關問題,一次為你解答!
領到的退休金要報稅嗎?退休金所得稅怎麼算?
這是一個超級重要的問題!退休金報稅與否,取決於你領取的方式。
- 一次領取:有「定額免稅」的額度。
- 總額在「18.8 萬 × 服務年資」以下,全部免稅。
- 超過「18.8 萬 × 年資」,但在「37.7 萬 × 年資」以內的金額,半數要課稅。
- 超過「37.7 萬 × 年資」的部分,全數要課稅。
- 分期(按月)領取:每年有 81.4 萬元的免稅額度。
- 如果你全年領取的退休金月領總額沒有超過 81.4 萬元,恭喜你,完全不用繳稅!
- 如果超過 81.4 萬元,超過的部分才需要納入年度所得總額申報。
節稅小撇步:對於高薪階級來說,選擇「按月領取」通常比「一次領取」在稅務上更有利。
提早退休會影響退休金嗎?
「提早退休」是許多人的夢想,但這需要更周詳的財務規劃。
- 勞保:可以「提前」或「展延」請領。
- 提前領:每提前 1 年,給付金額會被減給 4%,最多可提前 5 年(減給 20%)。
- 展延領:每延後 1 年,給付金額會增給 4%,最多可延後 5 年(增給 20%)。
- 勞退:規定就是年滿 60 歲才能請領,無法提前。但如果你已存夠了錢,55 歲就退休,可以等到 60 歲時再開始領取勞退。
- 公務員:有「展期」和「減額」月退休金的選項,若在未達法定退休年齡前自願退休,領取的退休金也會被打折扣。
為理想退休生活做好準備
只要記住以下幾個關鍵步驟:
- 定期檢視:定期上勞保局或相關網站,查詢你的勞保年資與勞退個人專戶金額。
- 善用試算:利用阿爾發的退休金試算工具,了解自己距離理想目標還有多遠。
- 考慮自提:若行有餘力,考慮自願提繳 6% 勞退,不僅能加速資產累積,還能享受節稅的好處。
- 自主理財:別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政府和雇主身上,開始透過 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 TISA ,打造你的第三層支柱。